序号 | 河道 名称 | 起点 | 终点 | 河道 中心 (公里) | 左岸划界基准线长度(公里) | 右岸划界基准线长度 (公里) | 管理范围 |
1 | 磨刀门水道 (含支叉1江门市段) | X:38416008.33 Y:2493308.497 | X:38422841.199 Y:2479154.369 | 19.09 | / | 18.50 | 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其中护堤地为:(1)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20米;(2)堤防无内堤脚(或无堤防)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或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30米。 |
2 | 石板沙水道(含支叉) | X:38416008.33 Y:2493308.497 | X:38422841.199 Y:2479154.369 | 21.56 | 19.75 | 19.60 | 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其中护堤地为:(1)西岸堤防(江新联围堤段),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30米;(2)西岸堤防(江新联围堤段),堤防无内堤脚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30米。(3)东岸堤防,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20米;(4)东岸堤防,堤防无内堤脚(或无堤防)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或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30米。(5)在已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范围的河道,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域内须执行河道管理范围和饮用水源保护区有关规定。 |
3 | 荷麻溪 (含支叉) | X:38416086.801 Y:2486498.631 | X:38418484.417 Y:2478596.29 | 15.49 | 15.40 | 14.95 | 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其中护堤地为:(1)西岸堤防(江新联围堤段),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30米;(2)西岸堤防(江新联围堤段),堤防无内堤脚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30米。(3)东岸堤防,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20米;(4)东岸堤防,堤防无内堤脚(或无堤防)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或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30米。 |
4 | 劳劳溪 (含支叉) | X:38416873.337 Y:2482686.992 | X:38416107.212 Y:2473304.731 | 9.80 | 7.21 | 7.16 | 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其中护堤地为:(1)西岸堤防(江新联围堤段),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30米;(2)西岸堤防(江新联围堤段),堤防无内堤脚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30米。(3)东岸堤防,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20米;(4)东岸堤防,堤防无内堤脚(或无堤防)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或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30米。 |
5 | 虎跳门水道 | X:38415990.694 Y:2472567.419 | X:38408280.312 Y:2457771.285 | 20.28 | / | 21.70 | 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其中护堤地为:(1)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20米;(2)堤防无内堤脚(或无堤防)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或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30米。 |
6 | 潭江 (含支叉2) | X:38377557.395 Y:2483908.605 | X:38411213.415 Y:2487098.286 | 71.70 | 81.38 | 70.13 | 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其中护堤地:(1)左岸梅林冲水闸至虎坑水道出口段堤防(江新联围堤段),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30米;(2)左岸梅林冲水闸至虎坑水道出口段堤防(江新联围堤段),堤防无内堤脚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30米。(3)银洲湖海堤段,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20米;(4)银洲湖海堤段,堤防无内堤脚(或无堤防)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或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30米。(5)《珠江河口管理办法》区域范围内,银洲湖海堤段,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20米;堤防无内堤脚,由堤防迎水坡堤顶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30米。(6)《珠江河口管理办法》区域范围内无堤防区域,由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30米。(7)在已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范围的河道,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域内须执行河道管理范围和饮用水源保护区有关规定。 |
7 | 天沙河 | X:38404164.314 Y:2496636.435 | X:38404100.198 Y:2495717.495 | 1.05 | 0.87 | 1.06 | 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其中护堤地为:(1)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0米;(2)堤防无内堤脚(或无堤防)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或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5米。 |
8 | 礼乐河 | X:38411409.144 Y:2490084.48 | X:38411213.415 Y:2487098.286 | 3.36 | 3.49 | 3.26 | 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其中护堤地为:(1)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0米;(2)堤防无内堤脚(或无堤防)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或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5米。 |
9 | 江门 水道 | X:38404277.661 Y:2496586.591 | X:38404645.398 Y:2483572.71 | 16.77 | 4.96 | 15.12 | 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其中护堤地为:(1)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5米;(2)堤防无内堤脚(或无堤防)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或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20米。 |
10 | 址山河 | X:38375739.66 Y:2491413.711 | X:38377609.19 Y:2484019.633 | 10.00 | 9.70 | 1.86 | 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其中护堤地为:(1)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20米;(2)堤防无内堤脚(或无堤防)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或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30米。 |
11 | 沙冲河 | X:38384837.141 Y:2496375.341 | X:38384707.378 Y:2490273.238 | 8.31 | 6.73 | 6.64 | 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其中护堤地为:(1)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0米;(2)堤防无内堤脚(或无堤防)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或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5米。 |
12 | 田金河 | X:38388424.33 Y:2497456.76 | X:38387986.189 Y:2490842.67 | 6.67 | 7.75 | 8.06 | 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其中护堤地为:(1)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0米;(2)堤防无内堤脚(或无堤防)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或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5米。 |
13 | 龙湾河 | X:38400440.841 Y:2497689.473 | X:38404098.972 Y:2495551.553 | 3.05 | 2.85 | 3.07 | 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其中护堤地为:(1)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0米;(2)堤防无内堤脚(或无堤防)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或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5米。 |
14 | 黄鱼 滘冲 | X:2490184.057 Y:384724.180 | X:2488805.634 Y:387476.139 | 5.48 | 5.16 | 5.57 | 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其中护堤地为:(1)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0米;(2)堤防无内堤脚(或无堤防)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或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5米。 |
15 | 新前 水道 | X:2487031.145 Y:411127.177 | X:2480302.739 Y:408197.353 | 9.97 | 9.30 | 9.15 | 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其中护堤地为:(1)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0米;(2)堤防无内堤脚(或无堤防)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或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5米。 |
16 | 新妇河 | X:2483954.508 Y:412769.337 | X:2480202.749 Y:412475.066 | 6.08 | 5.61 | 5.47 | 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其中护堤地为:(1)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0米;(2)堤防无内堤脚(或无堤防)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或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5米。 |
17 | 九子 沙河 | X:2487031.145 Y:411127.177 | X:2485107.456 Y:405250.186 | 6.50 | 6.45 | 6.30 | 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其中护堤地为:(1)右岸庙冲水闸中心线起沿河道下游(西边)和左岸南塘排水河中心线起沿河道下游(西边)的河段,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0米;(2)右岸庙冲水闸中心线起沿河道下游(西边)和左岸南塘排水河中心线起沿河道下游(西边)的河段,堤防无内堤脚(或无堤防)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或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5米;(3)右岸庙冲水闸中心线起沿河道上游(东边)和左岸南塘排水河中心线起沿河道上游(东边)的河段,由堤防迎水坡堤顶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8米。 |
18 | 睦洲水道一 | X:2484778.034 Y:415987.543 | X:2483954.508 Y:412769.337 | 3.46 | 3.44 | 3.20 江心洲:1.962 | 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其中护堤地为:(1)右岸车江南水闸中心线起沿河道下游(西边)和左岸梅大冲塞海口中心线起沿河道下游(西边)的河段,由堤防迎水坡堤顶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0米;(2)右岸车江南水闸中心线起沿河道上游(东边)和左岸梅大冲塞海口中心线起沿河道上游(东边)的河段,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0米;(3)右岸车江南水闸中心线起沿河道上游(东边)和左岸梅大冲塞海口中心线起沿河道上游(东边)的河段,堤防无内堤脚(或无堤防)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或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5米。 |
19 | 甜水坑 | X:2457684.830 Y:395153.628 | X:2464322.484 Y:404355.142 | 17.93 | 17.8 | 17.64 | 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其中护堤地为:(1)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0米;(2)堤防无内堤脚(或无堤防)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或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5米。 |
20 | 下沙河 | X:2471642.975 Y:387256.380 | X:2475782.486 Y:404305.925 | 25.08 | 22.10 | 21.59 | 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其中护堤地为:(1)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0米;(2)堤防无内堤脚(或无堤防)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或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5米。 |
21 | 沙富冲 | X:2466677.840 Y:391727.919 | X:2478475.755 Y:400646.017 | 17.14 | 13.8 | 14.21 | 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其中护堤地为:(1)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0米;(2)堤防无内堤脚(或无堤防)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或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5米。 |
22 | 会城河 | X:2494516.437 Y:403786.049 | X:2488375.077 Y:398732.887 | 4.14 | 3.55 | 3.53 | 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其中护堤地为:(1)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5米;(2)堤防无内堤脚(或无堤防)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或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0米。 |
23 | 劳劳西溪(横纹海)澳洲幸运5(中国)开奖记录查询站
段 | X:2479890.356 Y:412727.282 | X:2474174.380 Y:416383.036 | 7.47 | 2.35 | 7.94 | 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其中护堤地为:(1)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20米;(2)堤防无内堤脚(或无堤防)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或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30米。 |
24 | 虎坑 水道 | X:2479223.850 Y:415015.477 | X:2478232.426 Y:404612.030 | 11.62 | 11.07 | 11.81 | 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其中护堤地为:(1)北岸堤防(江新联围堤段),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30米;(2)北岸堤防(江新联围堤段),堤防无内堤脚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30米。(3)南岸堤防(银洲湖海堤堤段),堤防有内坡脚,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20米;(4)南岸堤防(银洲湖海堤堤段),堤防无内堤脚(或无堤防)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或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30米。(5)南岸其他堤段,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0米;(6)南岸其他堤段,堤防无内堤脚(或无堤防)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或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5米。 |
25 | 天湖水 | X:2477221.828 Y:385803.830 | X:2486625.866 Y:390630.347 | 13.17 | 12.97 | 12.95 | 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其中护堤地为:(1)堤防有内坡堤脚的,由堤防内坡堤脚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0米;(2)堤防无内堤脚(或无堤防)的,由堤防迎水坡堤顶(或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起计沿背水侧延伸不少于15米。 |
26 | 葵湖 | X:2491278.404 Y:399404.956 | X:2491278.404 Y:399404.956 | / | 1.06 | 管理范围为湖泊最高水位线(湖泊边界线)。 |
27 | 艇仔湖 | X:2493165.549 Y:400213.643 | X:2493165.549 Y:400213.643 | / | 3.05 | 管理范围为湖泊最高水位线(湖泊边界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