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临近,粽子作为传统应节食品,最近陆续走上市民的餐桌。医生提醒,粽子虽然美味,但吃多了容易对脾胃造成负担。
粽子的主要食材是糯米,糯米香糯可口,具有健脾暖胃、益气补血的功效,粽叶可以清热止血,非常适合夏天清热利湿,对于脾胃没什么问题的人来说,适量食用粽子可以补充能量和微量元素。
但是,过量食用粽子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血糖增高。因此,对于患有糖尿病和肠胃疾病的人群,还有脾胃功能较差的老人、小孩,建议每天最多吃半个即可。同时,这类人群尽量不要吃含肥肉的粽子,容易导致血脂、血糖升高。此外,糯米食品都有“饱腹感迟滞”的现象,吃的时候不觉得饱,很容易就吃多了,医生建议,粽子吃多后要多喝水、绿茶、山楂水和陈皮水“解腻”,有助于消化。
医生还提醒,吃粽子最佳的时间是中午及下午,晨起空腹和睡前2小时内不宜吃粽子,否则糯米停留在胃里时间太长,没有来得及消化的粽子会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可能导致曾有胃炎、食管炎、胃溃疡等消化疾病患者旧疾复发,损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