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们建议:
一、以市场为导向,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形成全民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目前,我区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的资金来源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这样做虽然使政府在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中拥有主动权,但由于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涉及面广,资金投入巨大,仅靠政府财力不足以支撑。因此,建议参照圭峰山绿护桃源景区茶花园·名卉谷项目的建设模式,在政府主导的大框架下,引入民间资本开发经营管理。可根据森林建设的长期性和绿色产业经济的可持续性,结合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森林城市建设投资与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农户积极性,鼓励吸引更多的民间投资主体积极参与到森林城市创建中去,形成政府、市民、农户、民间投资主体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突出市区视野区这个重点,进一步加大增绿补绿的工作力度。要建设绿色生态宜居的森林城市,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的发展理念,将重点放在各重点工程建设特别是如何增绿补绿上。可通过统筹城乡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利用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要素,适当增加配套设施、推进大地公园化,构建市域公园体系,精心打造城市绿色生态系统。同时,增加义务植树范围,大力实施人工植树造林。探索有效机制,组织发动社区单位和居民主动参与,采取阳台绿化、小区绿化、屋顶绿化等方式,打造特色街道和小区,增加绿地绿化面积。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森林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加快推进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生态博览馆、展览馆、标本馆等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举办图片展览、科普竞赛、生态征文等活动。广泛开展以保护森林生态、保护古树名木、保护野生动植物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科普活动。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倡导造林整地、抚育管理、绿色文艺创作、绿色宣传等多种履行绿化义务的活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兴林护绿意识、生态文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营造市民自觉参与森林城市建设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