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宠物成为时尚流行的标志。区内养犬的家庭和犬只数量不断增多,尽管养犬给不少人带来了生活乐趣和心灵的慰藉,但由此引发了吠声扰民、随地便溺、吓人咬人伤人乃至夺人性命的狂犬病等问题。同时由于目前犬类管理还不完善,市区犬类繁殖、销售、诊疗等活动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群众反映十分强烈。如何正确引导私人养犬,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共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建议:
一、建立机制,实行科学管犬。建议建立长效管理和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机制。集中整治,即对市区犬只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摸清情况。未登记犬只要限期登记,逾期统一予以清理。重点解决限养区内饲养大型犬、烈性犬,一户多犬,养犬不登记,不按规定养犬,犬只伤人等问题,同时处罚一批严重扰民的犬的主人。
二、明确犬类管理单位和养犬规范。建议将公安部门作为犬类管理的第一责任单位,街道社区、城管等部门配合。养犬管理由公安部门统一登记,提高养犬准入门槛,明确小型观赏犬出户时必须束犬链,并由成年人牵领;严格限制烈性犬、大型犬的活动范围;不得纵犬随地便溺;犬在户外排泄的粪便,携犬人应当立即清除,对养犬人携犬出户未及时清理犬粪的行为以及狗吠扰民,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应进行教育处罚,确保市区环境卫生的良好状态。并严格禁止携犬进入商场、学校、公园、公共绿地等公共场所。
三、倡导文明养犬。要通过有关媒体等渠道,加强对养犬人的宣传教育,增强其法律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在养犬时自觉遵守有关规定,不打扰和影响他人的正常生
活。同时要鼓励社区或相关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向犬主人传授养犬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狂犬病防治知识和良好的养犬卫生习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