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5-03-27
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我镇财政工作在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指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镇委、镇政府的工作安排,扎实推进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力做好“六保”任务,全面落实“六稳”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强化财源建设,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调整资金结构,全面服务中心工作,确保年初既定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一、2024年财政收入情况
全年财政收入预计21297万元。其中:
(一)总预算账户总收入预计1653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578万元,可比增长11.82%,完成人大预算的101.2%,上级补助收入预计3955万元(包括省营改增返还、江门统筹返还收入等);基金预算收入4764万元。各项收入如下:
1.增值税分成收入4276万元;
2.企业所得税分成收入491万元;
3.个人所得税分成收入 356万元;
4.城市维护建设税分成收入624万元;
5.房产税分成收入1102万元;
6.印花税、车船税、环境保护税分成收入620万元;
7.城镇土地使用税分成收入496万元;
8.土地增值税分成收入294万元;
9.耕地占用税分成收入497万元;
10.非税分成收入3822万元;
11.上级补助收入预计3955万元;
(二)基金预算收入预计4764万元(主要为镇土地收益以及污水处理费收入)。
二、2024年财政支出情况
全年财政支出预计完成19374万元。其中:
(一)总预算账户总支出预计完成19374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计完成13546万元,为预算的80.31%;上解支出预计完成5828万元。各项支出预计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94万元,主要用于人大事务、政府及相关机构事务、财政事务、税收事务、商贸事务、统计事务、纪检监察事务、市场监督、组织事务和其他一般公共服务等支出;
2.国防支出7万元,主要用于武装部工作开支;
3.公共安全支出1026万元,主要用于公安、司法、综治维稳、扫黑除恶、禁毒等工作开支;
4.教育支出5335万元,主要用于普通教育、特殊教育、教师进修及培训等支出;
5.科学技术支出2万元,主要用于科技成果转化与扩散;
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6万元,主要用于文化体育活动等支出;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17万元,主要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事务、民政管理事务(党建工作经费、社区工作经费、村干部补贴等)、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抚恤、退役安置、社会福利、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支出;
8.医疗卫生健康支出606万元,主要用于农村卫生发展、乡镇卫生院补助、基本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事务、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优抚对象医疗、城乡医疗保险财政补助等支出;
9.节能环保支出57万元,主要用于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等支出;
10.城乡社区支出978万元,主要用于城乡社区管理事务、城乡社区公共设施、城乡社区环境卫生(厕所革命)和创文等支出;
11.农林水支出911万元,主要用于农业、林业、水利(河长制专项)、扶贫、农村综合改革(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等支出;
12.交通运输支出13万元,主要用于渡口渡船、村道硬底化等支出;
13.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55万元,主要用于自然资源事务支出;
14.住房保障支出605万元;
15.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4万元,主要用于安全生产专项和消防支出;
2024年镇级财政收支平衡,加上年初结余1万元,年终滚存结余1万元。基金预算收入当年预计结余1923万元。
三、2024年财政收支主要特点
我镇在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挑战下,勇于进取,力克困难,财政收入始终稳定在超“亿元”水平,财政收支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步增长。2024年,我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持续正增长,增长全年稳居在镇级排名中上水平,1-12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新体制增长10.21%,高质量完成区下达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任务。同时,我镇不断拓宽收入渠道,大力抓好非税收入工作,今年我镇完成了增减挂钩第二、三、四和第五的指标交易,充实非税收入2000多万元,全力有效确保我镇今年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
二是支出计划性、针对性增强。为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我镇充分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组合上级转移支付、专项债、非税等工具,为落实各项任务提供财力保障;充分发挥政府专项债投资拉动的作用,全力保障一批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项目开工建设;坚持厉行节约,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坚持有保有压,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及时足额拨付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农林水等方面的民生类重点领域支出超亿元,占财政资金近一半。
三是财政收支“紧平衡”态势延续。尽管我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速度显著,但受税费支持政策和社会经济形势影响,再加上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等民生支出及重点项目支出种类多,收支矛盾依旧凸显,财政收支仍处于“紧平衡”状态。
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5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睦洲镇始终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6+3”工作安排,聚焦区委“一园三中心”建设,用实用好国家一系列增量政策和化债政策,紧紧抓住“百千万工程”实施的机遇,锚定强镇富民兴村的目标,坚持工业立镇,狠抓创新驱动,推动乡村振兴,加强社会治理,持续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5年我镇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各项财政改革政策,深入推进数字财政,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商新睦洲提供坚强财力保障。
一、我镇各项预算编列情况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情况
2025年我镇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为13710万元,比2024年增收1132万元,增长9 %。其中:
1.工商税收入10610万元,增长21.78%;
2.国有资本经营收入3100万元,下降18.35%。
(二)转移性收入情况
2025年计划转移性收入9460万元。
(三)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情况
2025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划为20844万元,其中: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58万元,主要用于人大事务、政府及相关机构事务、财政事务、税收事务、商贸事务、统计事务、纪检监察事务、市场监督、组织事务和其他一般公共服务等支出;
2.国防支出20万元,主要用于武装部工作开支;
3.公共安全支出1226万元,主要用于公安、司法、综治维稳、扫黑除恶、禁毒等工作开支;
4.教育支出6805万元,主要用于普通教育、特殊教育、教师进修及培训等支出;
5.科学技术支出150万元,主要用于科技成果转化与扩散;
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80万元,主要用于文化体育活动等支出;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80万元,主要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事务、民政管理事务(党建工作经费、社区工作经费、村干部补贴等)、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抚恤、退役安置、社会福利、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支出;
8.医疗卫生健康支出900万元,主要用于农村卫生发展、乡镇卫生院补助、基本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事务、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优抚对象医疗、城乡医疗保险财政补助等支出;
9.节能环保支出60万元,主要用于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等支出;
10.城乡社区支出1343万元,主要用于城乡社区管理事务、城乡社区公共设施、城乡社区环境卫生(厕所革命)等支出;
11.农林水支出1815万元,主要用于农业、林业、水利(河长制专项)、扶贫、农村综合改革(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等支出;
12.交通运输支出350万元,主要用于渡口渡船、村道硬底化等支出;
13.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5万元,主要用于推动企业上规模支出;
14.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18万元,主要用于自然资源事务支出;
15.住房保障支出686万元;
16.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80万元,主要用于安全生产专项和消防支出;
17.其他支出10万元;
18.预备费200万元。
(四)转移性支出预算情况
2025年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预算4286万元,其中:体制上解支出628万元,出口退税专项上解支出预算182万元,其他专项上解支出3476万元。
(五)公共财政收支及结余情况
2025年我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为13710万元,转移性收入计划9264万元,收入计划合计为22974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划为18686万元,转移性支出计划4286万元,支出计划合计为22972万元。
2025年镇级财政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2万元。
年终滚存结余2万元。
二、2025年财政工作主要措施
为顺利完成年度财政预算计划,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 培育多元财源,增强财政增收后劲 。一是加强协税护税和税收征收监管工作。做好每月税收预测,及时协调解决重点企业重点税源税收征管存在问题,确保重点税收按时间和进度均衡入库;二是加大向上级争取资金工作力度。有针对性的抓好项目谋划、申报,争取项目早到位、早实施、早入库税收;三是加大地方税种征管力度,密切跟踪并持续推进土地出让进度。一方面,开拓税源增量,确保房土两税等相关税款及时入库。另一方面,有节奏、有计划地推进土地出让工作,统筹地块开发、产业培育和经济发展,积极与上级沟通协调,针对市场现状制定全年土地出让计划;四是积极推进项目建设,着力抓牢重点税源。加快推进在建项目进度,发挥存量项目税收支撑效应,全力打造重点支撑税源,储备稳定税源,为财政收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基础。
(二)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领域需求。 一是积极筹集资金,千方百计确保“百千万工程”落实落地。同时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二是将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实落细,作为预算管理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始终坚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节用裕民,严把预算支出关,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缓解财政收支矛盾;三是稳妥调度资金,兜牢“三保”底线,集中财力保障重点领域投入,保障民生支出增长;四是推进实施民生工程,加大项目绩效评价力度,合理保障建后管养资金投入。
(三)深化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提升预算绩效管理质量。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探索事前评审、事中监控、事后评价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二是认真编制年度预算。强化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刚性约束,依法推进预决算公开,提高预算执行透明度,实现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预算“应编尽编细编”,督促各预算单位全面梳理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明细内容,合理确定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更好规范政府采购、政府购买行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深化公有资产管理。定期开展资产盘点,防止出现资产流失。推动公有资产运营规范化和效益化,积极探索创新盘活资产有效路径,提高公有资产效益,实现公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强化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一是强化债务监管。本着实现“谋定一批、实施一批、兑现一批、储备一批”的目标,最大额度谋划争取政府专项债券,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严格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二是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收支预算执行管理。落实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支出主体责任、专项债偿还责任,系统规划落实偿债资金来源,科学测算评估预期偿债收入,合理制定偿债计划,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严格防范政府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