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幸运5

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澳洲幸运5 > 工作机构 > 各镇 > 睦洲镇政府 > 政策文件
关于印发2020年睦洲镇登革热、寨卡病毒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0-07-02

睦党政办文〔2020〕53号



各村(居)委会、有关部门单位:

  为进一步强化我镇登革热、寨卡病毒病防控工作,及早落实各项源头管控措施,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镇爱卫办制定了《2020年睦洲镇登革热、寨卡病毒病防控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镇卫计局反映。

  特此通知。



澳洲幸运5(中国)开奖记录查询站 睦洲镇党政办公室

2020年7月2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2020年睦洲镇登革热、寨卡病毒病防控工作方案

  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等均为蚊媒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两者有类似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发热、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皮疹、乏力为主要特征,一旦出现疫情,易造成广泛传播,为及时发现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有效开展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措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健全政府主导、各部门分工负责、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广泛参与的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防控工作机制,全力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有效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减少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疫情对辖区群众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

  二、防控策略

  控制和消灭白纹伊蚊是当前最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各级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及时通报病媒监测、评价以及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等病媒传染病疫情,组织落实中高密度监测点孳生地治理,充分发动群众开展室内外蚊虫孳生环境整治,将蚊媒密度控制在合理水平。

  三、工作任务

  (一)建立联防联控联动机制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的联防联控机制,落实综合防控措施。镇委、镇政府健全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防控领导机构,加强对辖区防控工作的领导,投入必要的防控经费,协调、督促辖区各村(居)和有关部门单位执行防控方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镇卫计局加强全镇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防控工作的指导,组织开展蚊媒、疫情监测,定期通报疫情和存在问题,分析、研究疫情发展趋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镇中心卫生院加强蚊媒监测工作,强化关口前移,提高监测敏感性。镇中心卫生院、镇卫计局要建立病媒生物防制快速联动机制,做好病媒监测、评价以及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等病媒传染病疫情等信息的及时互通,各村(居)、部门单位接到蚊媒监测通报后要迅速行动,组织落实中高密度监测点孳生地治理并逐级上报。

  (二)强化疫情监测与处置

  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完善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疫情网络直报、疫情监测、病媒监测和网络舆情监测等能力,确保疫情准确发现与报告。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风险评估,分析研判并及时发现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风险。发现病例后,要规范疫情处置,做好病例防蚊隔离,严格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处置”。发现本地感染病例后,应在疫点主动搜索可疑病例,及时诊断、处理,防止疫情蔓延。已出现聚集性病例的地区,要根据疫情态势,及时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果断采取防控措施。

  (三)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

  1.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统一行动。严格执行广东省爱卫会《关于机关团体企业单位率先落实“三个一”环境卫生整治制度的通知》(粤爱卫〔2018〕12号)精神,使“三个一”环境卫生制度落到实处。各村(居)、各部门单位要部署、发动并督促本辖区、本单位按照要求统一开展单位内外的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相关部门单位要加强辖区内主干道和巷道、村道公共外环境、建筑工地和物业小区、公园和景点、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整治,及时、有效清除蚊媒孳生地。坚持推行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由镇爱卫会组织各村(居)和督促有关部门单位、社会团体单位按属地管理原则,每周进行1次环境卫生大扫除,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和门内卫生达标责任制。

  2.抓好重点区域清理整治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以块为主,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有疫情发生和输入病例的重点村(居)要开展疫点及周边环境整治,重点清理城中村、城乡接合部、河道两旁和村庄周边的垃圾,集中力量消灭卫生死角、各类积水等蚊媒孳生地。对大型水体和暂不能处理的积水投放灭幼缓释剂。

  3.强化防控疫情主体责任。针对发生疫情区域、蚊媒密度中度风险以上的村(居),要及时组织村(居)开展室内外清理积水和灭蚊工作。要明确责任,责任到人,实行网格化管理。重点区域的住户登记造册,每个片区、每条街道、每一户都要落实到人。要挨家挨户上门派发宣传单,指导清查积水。入户时重点关注天台、楼梯间、地下室和卫生死角等积水的清除。

  (四)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

  配合区工作部署,大力开展专业队伍培训,提高疾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卫生检验、健康教育、疫情处置、消毒杀虫等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工作质量。镇、村、社区要建立健全防控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队伍。6月底前,镇中心卫生院要开展一次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诊疗水平,做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发生疫情时能快速、高效处置。

  (五)深入开展宣传发动

  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媒体、墙报、入户分发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开展防蚊灭蚊知识宣传,使广大群众充分了解防蚊灭蚊、防控蚊媒疾病的目的和意义。同时,要强化舆论监督,对疫情防控执行不力的部门和单位要在媒体上予以曝光,发挥媒体监督作用。

  (六)强化防控工作督导力度

  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在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防控工作中的平台作用,切实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镇爱卫会要加强防控工作督导,实行责任落实、分片包干、网格化管理,组织开展环境卫生、蚊媒监测等督导工作,特别是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环节要加强督导检查,督促落实整改措施,确保防控工作有序有效。教育、建环局、市监所等部门要加强行业管理,督促落实病媒防制业主负责制,按要求做好蚊媒孳生地清理等工作,并配合镇卫计局等部门单位开展上门检查。镇卫计局要定期对重点区域内的工地、学校、商场、公园、医院等所有单位的内外环境蚊虫孳生地情况进行全覆盖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并督促各村(居)、部门单位及时清除存在的卫生死角以及各类积水等蚊媒孳生地。

  四、主要职责分工

  (一)各村、社区:镇政府负总责,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协调,统筹部署全镇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防控工作。各村(居)作为防控主体责任单位,按属地管理原则,负责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防控知识宣传,组织发动辖区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行动,清理垃圾存放点、下水道、排水沟、地下室、天台、车库等卫生死角,翻盆倒罐清除积水,消灭室内外蚊虫孳生地。要实行责任落实、分片包干、网格化管理的工作制度和机制,确保达到蚊媒控制指标。发生疫情时,各村(居)要落实蚊媒控制、疫情处置的主体责任,发动群众做好辖区紧急灭蚊、消除蚊虫孳生地等工作。做好辖区居民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并协助上级相关部门单位开展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病例搜索、蚊媒密度监测和孳生地调查等工作。

  (二)卫计局(爱卫办):根据上级部门指引,要接合本辖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并落实本辖区的登革热、寨卡病毒病防控工作方案、疫情防治技术方案,组织制定各项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措施,并组织实施和进行检查、督导。组织疫情监测、评估、预测、预警,制定有关处置方案、标准和规范,开展健康教育等。组织协调爱卫办成员单位开展以防蚊灭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组织指导各村(居)开展以清除蚊虫孳生地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定期开展全民灭蚊统一行动,并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三)党政办:镇委、镇政府负总责,党政办负责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协调,做好辖区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防控工作,落实防控工作后勤保障;负责做好属下部门单位、机关大院、食堂、职工宿舍等场所的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工作,制定并落实相应环境整治方案。

  (四)宣体办(文体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站、户外广告牌等主流媒体做好疫情及防控工作的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加强科普宣传,广泛发布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预防知识。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和管理引导。督促旅游景区、宾馆(饭店)、体育运动场所及文化娱乐场所开展防蚊灭蚊行动,在旅游景区开展防蚊知识宣传。督促、指导旅游公司等机构加强对赴重点地区旅游人员的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防控宣传,协助做好重点地区来睦洲旅行人员的健康监测工作。

  (五)财政所:做好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所需必要经费的保障,加强对任务完成情况和财政资金使用考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六)经促局:牵头督促废旧物资收购站(点)、商场超市及地下停车场等单位的环境卫生治理和防蚊灭蚊工作。督导落实辖区内金融、保险机构做好卫生管理工作,清除蚊虫孳生地和栖息场所,及时消灭成蚊。

  (七)建环局:加强建筑工地、物业小区的环境卫生治理和防蚊灭蚊工作;督促小区物管落实物业管理区域范围内“四防”装置的补装及维护工作;督促建筑工地、小区物管部门聘请专业消杀队伍有效开展灭蚊工作,加强对建筑工地有关人员的宣传教育,做到有病及时就医,及时报告;督促抓好客运汽车站等行业职责范围内的环境卫生治理和防蚊灭蚊工作。督促重点抓好客运汽车站等行业职责范围内的环境卫生治理和防蚊灭蚊工作。

  (八)城管执法大队:要加强城镇各主要排污渠、垃圾中转站、主次干道花圃及园林绿化场所等环境卫生及下水道“四防”装置的补装及维护工作,落实河道、排污渠及各下水道、沙井的清疏任务。督促加强对及所管辖的屋顶水箱(无物业管理的屋顶水箱)、主次干道花圃、以及镇内公园、绿化带等地的清积水工作,全面清除和控制蚊虫孳生地,抓好灭蚊、防蚊措施的落实。

  (九)农办:负责督促禽畜定点屠宰场所的防蚊灭蚊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政策制定和宣传工作。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十)总工会、团镇委、妇联:负责组织和动员全镇职工、青年、妇女积极参与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防控工作;根据各自工作对象,做好职工、青年、妇女防控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宣传教育工作;指导管辖内的各类教育、培训单位开展登革热防控工作。

  十一)市场监督管理所督促各类集贸市场、药品经营单位、食品生产加工单位、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门店及无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的个体工商户做好卫生管理工作,清除蚊虫孳生地和栖息场所,及时消灭成蚊。

  (十二)派出所:负责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置与登革热疫情有关的治安事件,密切关注网络舆情,严厉打击利用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事件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协助镇爱卫会落实重症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病人强制隔离措施。

  (十三)澳洲幸运5 广播电视台睦洲站:负责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防治知识的公益电视宣传,播放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公益广告和宣传片,协助澳洲幸运5 广电开办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防控工作专题节目,营造人人参与防控的良好氛围。

  (十四)中心小学:加强学校(包括幼儿园和托管机构)病媒生物防制设施建设,落实校园下水道沉沙井安装“四防装置”或“防蚊纱网”工作。组织实施各类学校、幼托机构的登革热疫情控制措施,督促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搞环境卫生,清除蚊虫孳生地。在9月组织开展一期登革热、寨卡病毒病防控知识讲座,确保所有学生接受预防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健康教育课,并发动学生回家清除蚊虫孳生地,防止疫情在校内发生和流行。做好在校学生、教职工的宣传教育和自我防护工作,组织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动员学生家长配合做好清积水、灭蚊虫工作。

  (十五)中心卫生院:负责实施全镇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疫情监测、蚊媒监测、疫情调查处置工作,开展风险评估和预警,及时分析疫情形势和蚊媒监测信息;开展蚊媒密度应急监测,评估灭蚊和清除孳生地的效果;负责组织做好全镇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病例标本检测检验,对标本采集等提供技术支持;负责对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技术指导。拟定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治技术方案,有关处置方案标准和规范。落实门诊发热病人的登记制度,组织开展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强化医务人员登革热发现意识,提高诊断及救治能力,要及早发现、诊断重症病例,进一步提高重症病例救治水平。落实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并做好院内防蚊灭蚊工作。负责做好辖区居民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并协助区疾控中心开展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病例搜索、蚊媒密度监测和孳生地调查等工作。督促住宿旅店业、美容美发门店等公共场所做好卫生管理工作,清除蚊虫孳生地和栖息场所,及时消灭成蚊。配合卫生计生部门做好相关信息发布、风险沟通等工作,完成卫生计生部门布置的有关工作。

  (十六)其他各部门:督促抓好本部门单位和下属单位的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居)、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疫情防控的严峻性、持续性和反复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政府主导,强化协同协作机制,细化行动方案,落实防控经费,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保证各项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统筹任务安排。各村(居)、各部门单位要对环境卫生整治统一行动和清除蚊媒孳生地工作进行再动员、再细化。要统筹好本辖区、本单位的防蚊灭蚊工作人力、物力。对疫点及周边重点区域的孳生地清理,要组织有经验的专业队伍进行全覆盖清除、消杀,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深入督促检查。对发生本地感染病例和暴发疫情的重点村(居),政府要加大检查、督促力度,逐级分解、压实责任,切实把责任压力传导到各个末端环节。镇卫计局要组织专门力量对辖区防蚊灭蚊的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全方位、全过程指导推进。对责任不到位、措施不落实、严重失职渎职导致发生大范围疫情暴发流行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病媒生物防制消杀技术问题可咨询镇卫计局,联系电话:6222995。

  附件:1.学校防蚊灭蚊工作指引(2018年版)

   2.医疗机构防蚊灭蚊工作指引(2018年版)

  3.建筑工地防蚊灭蚊工作指引(2018年版)

  4.公园苗圃花卉市场防蚊灭蚊工作指引(2018

  年版)

  5.各类场所化学快速杀灭成蚊指引(2018年

  版)


  附件1

  学校防蚊灭蚊工作指引(2018年版)

  防蚊灭蚊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清除或控制蚊虫孳生地(积水),消除蚊虫产生的源头。学校日常灭蚊主要的工作就是清理或控制蚊媒孳生地,只有当发生蚊媒传染病,或成蚊密度影响学校日常教学、学习时,才启动应急杀灭成蚊行动。

  一、学校内常见孳生地及处理方法

  (一)孳生地类型

  1.各种闲置盆罐、饮料罐、食品盒、玻璃瓶等废弃容器积水,绿化灌木丛中散在垃圾形成的积水。

  2.室内外各种花盆及托盘、水生植物、盆景积水。

  3.建筑反墚、排水沟积水。

  4.喷水池、景观池、消防水池、饮用蓄水池。

  5.地面停车场存在的轮胎、排水沟;地下停车库集水井、抽水泵积水。

  6.下水道、沉沙井、洼地积水。

  7.教学苗圃内花盆托盘、水生植物(万年青、富贵竹、莲花等)、盆景积水;淋花器具。

  8.厕所便池积水,尤其是寒暑假期间长期没人居住的学生宿舍。

  9.其他可形成积水的容器。

  (二)处理方法

  1.搞好环境卫生。清除一切卫生死角,绿化灌木丛中散在垃圾容易被忽视,应定期检查清理;翻盆倒罐清除各种小型积水,对一时无法清除的容器,应翻转倒扣放置并确保不会造成第二次积水。

  2.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沟渠硬底化和暗渠化,定期清疏,保持通畅;各类沉沙井口应安装防蚊闸,地下停车库集水井等井口要密封处理或纱网密封,防止蚊虫孳生。

  3.科学种养水生植物。倡导采用防蚊篮花瓶或用沙石种养水生植物,如用一般的花瓶种养,则应每3~5天检查一次,发现有蚊虫(幼虫或蛹)孳生须换水,并彻底洗刷容器内壁并冲洗植物根部。有蚊幼或卵的水须倒入便池冲走。

  4.大型蓄水容器。对莲花缸(池)、景观池,倡导养鱼(例如食蚊鱼、斗鱼、金鱼等);消防水池、饮用蓄水池应定期检查清洗,并加盖密闭。

  5.废旧轮胎中积水。应将轮胎叠放整齐并存放在室内或避雨的场所;对用于防撞的轮胎,应在轮胎底部打孔并固定,确保轮胎孔处于最底部,使积水能够顺畅流出。

  6.一时难以清除的积水。在积水中倒入少量废机油,形成一层油膜。或直接在水体表面均匀投入药物,可用的药物有: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Bti)颗粒剂或乳剂。用量为每平方米水体1~2克;0.5%的吡丙醚颗粒剂,用量为每平方米水体1~2克;1%的双硫磷颗粒剂,用量为每平方米水体0.5~1克。

  二、学校周边孳生地清理

  为有效控制学校内蚊虫密度,应对学校外围周边50~100米范围内的一切蚊虫孳生地进行彻底清理,否则,学校内蚊虫密度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三、杀灭成蚊

  在办公室、教室及其他室内发现有成蚊时,应选用家用卫生杀虫剂,如市售有合格证号的杀虫气雾剂(含拟除虫菊酯药物)。施药前先关闭门、窗。将气雾罐充分摇匀,手持气雾罐朝上30度角,按压阀门从里到外向空间喷雾,按15m2房间约需喷雾10~15秒钟。同时重点喷洒各类柜后、床、台、桌底下、沙发下、墙脚线、杂物处,每处约喷3~5秒钟。施药后人员离开,0.5~1小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20分钟后,人方可进入室内。

  也可采用市售灭蚊片,按使用说明书一般15m2使用1片,点燃后关闭门、窗,0.5~1小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20分钟后,人方可进入室内。

  如校园需要大面积杀灭成蚊,建议聘请专业的有害生物防制公司开展杀灭成蚊工作,化学法快速杀灭成蚊方法主要有超低容量喷雾法及热烟雾剂法;化学法持续滞留杀灭成蚊的方法有室内滞留喷洒法及室外绿篱技术喷洒法。

  四、药物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必须选用有农药登记证的卫生用杀虫剂。本指引中推荐的药物都是对人畜毒性较低的卫生杀虫剂,但仍需注意安全,需将药物保存在儿童不易获取的地方,避免儿童触碰或误食。同时接触药物后应洗手。


  附件2

  医疗机构防蚊灭蚊工作指引(2018年版)

  防蚊灭蚊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清除或控制蚊虫孳生地(积水),消除蚊虫产生的源头。医疗机构日常灭蚊主要的工作就是清理或控制蚊媒孳生地,只有当发生蚊媒传染病,或成蚊密度高影响医院日常医治工作、群众就医时,才启动应急杀灭成蚊行动。

  一、医疗机构内常见孳生地及处理方法

  (一)孳生地类型

  1.各种闲置盆罐、饮料罐、食品盒、玻璃瓶等废弃容器积水,绿化灌木丛中散在垃圾形成的积水。

  2.室内外各种花盆及托盘、水生植物、盆景积水。

  3.建筑反墚、排水沟积水。

  4.喷水池、莲花缸(池)、景观池、消防水池、饮用蓄水池。

  5.停车场存在的轮胎、排水沟、地下停车库集水井、抽水泵积水。

  6.下水道、沉沙井、洼地积水。

  7.花盆托盘、水生植物(万年青、富贵竹、莲花等)、盆景积水;淋花器具。

  8.其他可形成积水的容器。

  (二)处理方法

  1.搞好环境治理。清除一切卫生死角,绿化灌木丛中散在垃圾容易被忽视,应定期检查清理;翻盆倒罐清除各种小型积水,对一时无法清除的容器,应翻转倒扣放置并确保不会造成第二次积水。

  2.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沟渠硬底化和暗渠化,定期清疏,保持通畅;各类沉沙井口应安装防蚊闸,地下停车库集水井等井口要密封处理或纱网密封,防止蚊虫孳生。

  3.科学种养水生植物。倡导采用防蚊花篮瓶或用沙石种养水生植物,如用一般的花瓶种养,则应每3~5天检查一次,发现有蚊虫(幼虫或蛹)孳生须换水,并彻底洗刷容器内壁并冲洗植物根部。有蚊幼或蛹、卵的水须倒入便池冲走。

  4.大型蓄水容器。对莲花缸(池)、景观池,倡导养鱼(例如食蚊鱼、斗鱼、金鱼等);消防水池、饮用蓄水池应定期检查清洗,并加盖密闭。

  5.废旧轮胎中积水。应将轮胎叠放整齐并存放在室内或避雨的场所;对用于防撞的轮胎,应在轮胎底部打孔并固定,确保轮胎孔处于底部,使积水能够顺畅流出。

  6.一时难以清除的积水。在积水中倒入少量废机油,形成一层油膜。或直接在水体表面均匀投入药物,可用的药物有: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Bti)颗粒剂或乳剂。用量为每平方米水体1~2克;0.5%的吡丙醚颗粒剂,用量为每平方米水体1~2克;1%的双硫磷颗粒剂,用量为每平方米水体0.5~1克。

  二、医疗机构周边孳生地清理

  为有效控制医疗机构院内蚊虫密度,应对院区外围周边50~100米范围内的一切蚊虫孳生地进行彻底清理,否则,院内蚊虫密度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三、室内防蚊

  收治蚊媒传染病的病房,必须有完善的防蚊设施。病房所有的门、窗、排气口必须安装防蚊纱网,纱网筛目小于20目(筛孔平均边长0.9mm)。必要时可在纱网上均匀喷涂市售家用气雾剂。

  四、杀灭成蚊

  在办公室、病房及其他室内发现有蚊虫成蚊时,应选用家用卫生杀虫剂,如市售有合格证号的杀虫气雾剂(含拟除虫菊酯药物)。施药前先关闭门、窗。将气雾罐充分摇匀,手持气雾罐朝上30度角,按压阀门从里到外向空间喷雾,按15m2房间约需喷雾10~15秒钟。同时重点喷洒各类柜后、床、台、桌底下、沙发下、墙脚线、杂物处,每处约喷3~5秒钟。施药后人员离开,0.5~1小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20分钟后,人方可进入室内。

  也可采用市售灭蚊片,按使用说明书一般15m2使用1片,点燃后关闭门、窗,0.5~1小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20分钟后,人方可进入室内。

  如院内需要大面积杀灭成蚊,建议聘请专业的有害生物防制公司开展杀灭成蚊工作,化学法快速杀灭成蚊方法主要有超低容量喷雾法及热烟雾剂法;化学法持续滞留杀灭成蚊的方法有室内滞留喷洒法及室外绿篱技术喷洒法。

  五、药物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必须选用有农药登记证的卫生用杀虫剂。本指引中推荐的药物都是对人畜毒性较低的卫生杀虫剂,但仍需注意安全,需将药物保存在儿童不易获取的地方,避免儿童触碰或误食。同时接触药物后应洗手。


  附件3

  建筑工地防蚊灭蚊工作指引(2018年版)

  防蚊灭蚊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清除或控制蚊虫孳生地(积水),消除蚊虫产生的源头。建筑工地日常灭蚊主要的工作就是清理或控制蚊媒孳生地,当未能有效控制蚊虫孳生地、成蚊密度高时,就要启动应急杀灭成蚊行动。

  一、建筑工地常见孳生地及处理方法

  (一)蚊虫孳生地场所

  1.建筑工地的沟渠、沙井、地下积水、电梯井、排水深井、蓄水池、打桩洞、坑洼地。

  2.各种露天器械设备、塑料布、轮胎。

  3.工棚房前屋后的盆罐等积水容器。

  4.其他可形成积水的容器。

  (二)处理方法

  1.对沟渠实行硬底化,保持流水畅通。及时排干地面积水、打桩洞及电梯井积水。填平工地内所有凹凸不平的坑洼。

  2.每天及时清运垃圾,并清理工地范围内的各种散在积水垃圾容器,如一次性饭盒、水杯、矿泉水瓶等,清除卫生死角。

  3.定期检查工地范围内的各种容器积水,如建筑材料、水桶、塑料薄膜等,将这些容器积水清理、加盖或反扣,并确保不会造成第二次积水。

  4.废旧轮胎中积水治理。应将轮胎叠放整齐并存放在室内或避雨的场所。如堆放在室外,应用防雨布严密遮盖,并要防止防雨布上雨水积存;对用于防撞的轮胎,应在轮胎底部打孔并固定,确保孔处于底部,使积水能够顺畅流出。

  5.一时难以清除积水治理。在积水中倒入少量废机油,形成一层油膜。或直接在水体表面均匀投入药物,可用的药物有: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Bti)颗粒剂或乳剂。用量为每平方米水体1~2克;0.5%的吡丙醚颗粒剂,用量为每平方米水体1~2克;1%的双硫磷颗粒剂,用量为每平方米水体0.5~1克。

  二、杀灭成蚊

  长效防蚊蚊帐是经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可,能有效驱避甚至杀死蚊虫的一类功能性纺织品。它不仅可以像传统蚊帐一样从空间上对蚊虫进行隔离,还可以用自身携带的杀蚊剂或驱避剂对蚊虫进行毒杀或驱避。所以在工地工人宿舍,采用长效防蚊蚊帐,可起到防蚊灭蚊双重效用,该方法尤其适用于蚊媒传染病流行区。如使用传统浸泡或喷洒蚊帐,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常用药剂有1%溴氰菊酯悬浮剂、10%顺式氯氰菊酯悬浮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胶囊剂和10%氯菊酯乳油。

  在办公室、宿舍及其他室内发现有成蚊时,应选用家用卫生杀虫剂,如市售有合格证号的杀虫气雾剂(含拟除虫菊酯药物)。施药前先关闭门、窗。将气雾罐充分摇匀,手持气雾罐朝上30度角,按压阀门从里到外向空间喷雾,按15m2房间约需喷雾10~15秒钟。同时重点喷洒各类柜后、床、台、桌底下、沙发下、墙脚线、杂物处,每处约喷3~5秒钟。施药后人员离开,0.5~1小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20分钟后,人方可进入室内。

  也可采用市售灭蚊片,按使用说明书一般15m2使用1片,点燃后关闭门、窗,0.5~1小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20分钟后,人方可进入室内。

  如工地需要大面积杀灭成蚊,建议聘请专业的有害生物防制度公司开展杀灭成蚊工作,化学法快速杀灭成蚊方法主要有超低容量喷雾法及热烟雾剂法;化学法持续滞留杀灭成蚊的方法有室内滞留喷洒法及室外绿篱技术喷洒法。

  三、药物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必须选用有农药登记证的卫生用杀虫剂。本指引中推荐的药物都是对人畜毒性较低的卫生杀虫剂,但仍需注意安全,需将药物保存在儿童不易获取的地方,避免儿童触碰或误食。同时接触药物后应洗手。


  附件4

  公园苗圃花卉市场防蚊灭蚊工作指引

  (2018年版)

  防蚊灭蚊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清除或控制蚊虫孳生地(积水),消除蚊虫产生的源头。公园、苗圃、花卉市场日常灭蚊主要的工作就是清理或控制蚊媒孳生地,只有当发生蚊媒传染病或成蚊密度高,影响日常生活时,才启动应急杀灭成蚊行动。

  一、公园苗圃花卉市场常见孳生地及处理方法

  (一)孳生地类型

  1.公园的奇石、假山、雕塑、树洞积水、储水植物(如竹头、芭蕉、旅人蕉、海芋等);绿化灌木丛中散在垃圾形成的积水;卡丁车等游乐车场防撞轮胎;湖泊、池塘、喷水池、景观池。

  2.苗圃和花卉市场的花盆托盘、水生植物(万年青、富贵竹、莲花等)、盆景积水;淋花器具。

  3.停车场存在的轮胎、排水沟。

  4.各种闲置盆罐、饮料罐、食品盒、玻璃瓶等废弃容器积水。

  5.下水道、沉沙井、低洼地积水。

  6.其他可形成积水的容器。

  (二)处理方法

  1.搞好环境治理。清除一切卫生死角,绿化灌木丛中散在垃圾容易被忽视,应定期检查清理;翻盆倒罐清除各种小型积水,对一时无法清除的容器,应翻转倒扣放置并确保不会造成第二次积水。

  2.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沟渠硬底化和暗渠化,定期清疏,保持通畅;各类沉沙井口应安装防蚊闸,地下停车库集水井需密封,纱网筛目小于20目(筛孔平均边长0.9mm)。填平地面低洼种水处。

  3.科学种养水生植物。倡导采用防蚊花篮瓶或用沙石种养水生植物,如用一般的花瓶种养,则应每3~5天检查一次,发现有蚊虫(幼虫或蛹)孳生须换水,并彻底洗刷容器内壁并冲洗植物根部。

  4.大型蓄水容器治理。对莲花缸(池)、喷水池、景观池,倡导养鱼(例如食蚊鱼、斗鱼、金鱼等);对消防水池可视蚊虫消长情况,适时施放灭蚊幼杀虫剂。饮用蓄水池应每定期检查清洗,并加盖密闭。

  5.废旧轮胎中积水治理。应将轮胎叠放整齐并存放在室内或避雨的场所。如堆放在室外,应用防雨布严密遮盖,并要防止防雨布上雨水积存;对用于防撞的轮胎,应在轮胎底部打孔处理,使积水能够顺畅流出。

  6.湖泊、池塘治理。离岸边1米处挖深,清理湖底淤泥,清除岸边杂草、漂浮垃圾。依实际情况可放养食蚊鱼、观赏鱼或食用鱼。

  7.一时难以清除积水治理。在积水中倒入少量废机油,形成一层油膜。或直接在水体表面均匀投入药物,可用的药物有: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Bti)颗粒剂或乳剂。用量为每平方米水体1~2克;0.5%的吡丙醚颗粒剂,用量为每平方米水体1~2克;1%的双硫磷颗粒剂,用量为每平方米水体0.5~1克。

  二、杀灭媒介伊蚊成蚊

  在公园办公室及其他室内发现有蚊虫成蚊时,应选用家用卫生杀虫剂,如市售有合格证号的杀虫气雾剂(含拟除虫菊酯药物)。施药前先关闭门、窗。将气雾罐充分摇匀,手持气雾罐朝上30度角,按压阀门从里到外向空间喷雾,按15m房间约需喷雾10~15秒钟。同时重点喷洒各类柜后、床、台、桌底下、沙发下、墙脚线、杂物处,每处约喷3~5秒钟。施药后人员离开,0.5~1小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20分钟后,人方可进入室内。

  也可采用市售灭蚊片,按使用说明书一般15m2使用1片,点燃后关闭门、窗,0.5~1小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20分钟后,人方可进入室内。

  如公园苗圃花卉市场需要大面积杀灭成蚊,建议聘请专业的有害生物防制公司开展杀灭成蚊工作,化学法快速杀灭成蚊方法主要有超低容量喷雾法及热烟雾剂法;化学法持续滞留杀灭成蚊的方法有室内滞留喷洒法及室外绿篱技术喷洒法。

  三、药物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必须选用有农药登记证的卫生用杀虫剂。本指引中推荐的药物都是对人畜毒性较低的卫生杀虫剂,但仍需注意安全,需将药物保存在儿童不易获取的地方,避免儿童触碰或误食。同时接触药物后应洗手。


  附件5

  各类场所化学快速杀灭成蚊指引(2018年版)

  防蚊灭蚊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清除或控制蚊虫孳生地(积水),消除蚊虫产生的源头。日常防蚊灭蚊主要的工作就是清理或控制蚊媒孳生地,只有当发生蚊媒传染病,或成蚊密度高影响到日常工作、生活时,才启动应急杀灭成蚊行动。

  一、化学杀灭成蚊原则

  (一)杀虫药物的选择

  应选用敏感药物或低度抗药性药物。敏感药物可正常使用;低度抗性药物根据当地抗性水平调整用药剂量;中度抗性药物以限制其使用次数为原则,以延缓抗性发展;高度抗性药物应暂停使用,其与快速击倒药物复配时在应急灭蚊时可酌情使用。

  (二)杀虫剂剂型的选择

  不同场所、不同施药方式选用的剂型各不相同。在外环境进行超低容量喷雾或室内空间喷雾,应选取乳油、乳剂;在室内进行重点滞留喷洒或室外的绿篱技术应选用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微胶囊剂,应选用有持效作用的杀虫剂,如氯氰菊酯系列品种、高效氯氟氰菊酯等。

  (三)喷雾器的选择

  超低容量喷雾或室内空间喷雾应选用机动、电动超低容量喷雾器(雾粒25~50μm)、气雾罐;滞留喷洒应选用常量(雾粒大于400μm)或高容量喷雾器(雾粒200~400μm);绿篱技术应选用低容量喷雾器(雾粒100~200μm)。

  二、办公场所、课室、家居杀灭成蚊

  此类环境因与人体关系密切,对杀虫剂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应选用家用卫生杀虫剂,如市售有合格证号的杀虫气雾剂(含拟除虫菊酯药物)。施药前先关闭门、窗。将气雾罐充分摇匀,手持气雾罐朝上30度角,按压阀门从里到外向空间喷雾,按15m3房间约需喷雾10~15秒钟。同时重点喷洒各类柜后、床、台、桌底下、沙发下、墙脚线、杂物处,每处约喷3~5秒钟。施药后人员离开,0.5~1小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20分钟后,人方可进入室内。

  也可采用市售灭蚊片,按使用说明书一般15m2使用1片,点燃后关闭门、窗,0.5~1小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20分钟后,人方可进入室内。

  三、大面积室内场所杀灭成蚊

  大面积场所室内主要包括体育馆、礼堂、大型会议室等。

  (一)空间喷雾

  1.药物

  致死类药物如氯菊酯、氯氰菊酯系列品种、醚菊酯、右旋苯氰菊酯、右旋苯醚菊酯、杀螟松,击倒类药物如四氟醚菊酯、胺菊酯、丙烯菊酯系列品种等杀虫剂。击倒类药物不宜单独使用,应与致死类药物复配。

  2.剂型

  乳油、乳剂、水乳剂等剂型。

  3.喷雾器

  背负机动式、手提电动、手推式机动超低容量喷雾器,将雾粒调至25~50μm大小。

  4.施药浓度及施药量

  药物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稀释,一般是用自来水按30~50倍稀释,喷药量为0.5ml/m3。根据喷雾器流量、施药量和空间大小确定喷雾时间。

  5.施药部位

  从里到外,喷头朝上30度向空间均匀喷雾。

  (二)室内重点滞留喷酒

  1.药物

  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系列品种、溴氰菊酯、残杀威等杀虫剂。

  2.剂型

  微胶囊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颗粒剂等剂型。

  3.喷雾器

  手动式压力喷壶、背负式或手推式机动常量喷雾器,将雾粒调至200μm以上。

  4.配制浓度及喷药量

  药物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稀释,一般是根据物品表面的吸水性,用自来水按50~100倍稀释,以均匀喷洒后物品表面湿而不滴为宜,在全吸收表面如水泥石灰表面施药量为80ml/m2,在半吸收表面如木板表面施药量为50ml/m2,在不吸收表面如瓷砖或不诱钢板表面施药量为30ml/m2

  5.施药部位

  1米以下墙脚,柜背面、台、桌、椅等底背处。

  6.施药时间及频次

  发生疫情时,每2周施药1次。

  四、室外持效控制成蚊方法

  采用绿篱技术法。绿篱技术法是指根据白纹伊蚊喜爱栖息于室外植被阴凉环境的特点,采用低容量的喷雾器将长效杀虫药剂喷洒在建筑物周围环境的灌木篱笆或植被叶片表面和背面,以达到对蚊虫长期、有效的杀灭效果。绿篱技术对药物、剂型、喷雾器、施药部位及施药方式等有特定的要求。

  (一)药物

  高效氯氟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具有长效滞留杀灭的杀虫剂。

  (二)剂型

  微胶囊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等剂型。

  (三)喷雾器

  背负式或手推式机动低容量喷雾器,将雾粒调至100μm~200μm大小。

  (四)配制浓度

  因为植被的吸水量较低,施药浓度适当比推荐提高,如推荐使用是稀释100倍,则绿篱技术是稀释25~50倍。

  (五)施药时间

  天晴时候施药。

  (六)施药部位及方式

  重点喷洒社区建筑物周围的2m以下灌木绿化篱笆和灌木丛,内街小巷绿化带,公园2m以下竹林、灌木绿篱、灌木丛,马路两侧绿篱。尽量将药物施于植被枝叶向下背阴表面白纹伊蚊栖息的部位,喷头应从下往上斜30度角向上均匀喷雾,以灌木叶片湿而不滴为宜。

  五、室外快速杀灭成蚊

  (一)超低容量喷雾法

  超低容量喷雾技术是通过特定的喷雾器,将少量的高浓度的杀虫剂切割成细小的颗粒,均匀撒布在较大的区域内,使其发好的杀虫效果。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对药物、剂型、喷雾器、施药方式及有关的气象条件等有特定的要求。

  1.药物

  致死类药物如氯菊酯、氯氰菊酯系列品种、醚菊酯、右旋苯氰菊酯、右旋苯醚菊酯、杀螟松,击倒类药物如四氟醚菊酯、胺菊酯、丙烯菊酯系列品种等杀虫剂。击倒类药物不宜单独使用,应与致死类药物复配。


  

  2.剂型


  乳油、乳剂、水乳剂等剂型。

  3.喷雾器

  背负式、手推或车载机动超低容量喷雾器,将雾粒调至25μm~50μm大小。

  4.配制浓度及施药量

  选用超低容量喷雾时,药物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稀释,一般是用自来水按20~30倍稀释,根据喷雾器的流量、射程、施药量确定喷雾移动速度。

  5.施药时间

  如杀灭对象为伊蚊最佳施药时间是早上7~10时和下午4~7时。发生疫情时,每2~3天施药一次。

  6.气象要求

  超低容量喷雾要求风速1~4m/s,当风速超过4m/s时,会影响杀灭效果。

  (二)热烟雾喷雾法

  热烟雾一般宜在相对密闭的环境进行喷雾,因其雾粒小(小于5μm),渗透效果好,在无风或微风情况下,也可在植被茂密、环境复杂的外环境进行杀灭成蚊。

  1.药物

  致死类药物如氯菊酯、氯氰菊酯系列品种、醚菊酯、右旋苯氰菊酯、右旋苯醚菊酯、杀螟松,击倒类药物如四氟醚菊酯、胺菊酯、丙烯菊酯系列品种等杀虫剂。击倒类药物不宜单独使用,应与致死类药物复配。

  2.剂型

  油剂。

  3.喷雾器

  热烟雾器。

  4.配制浓度及施药量

  按使用说明配制。根据喷雾器的流量、射程、施药量确定喷雾移动速度。


  5.施药时间

  如杀灭对象为伊蚊,最佳施药时间是早上7~10时和下午4~7时。

  6.气象要求

  热烟雾喷雾要求风速小于1m/s,当风速超过1m/s时,会影响杀灭效果。

  六、药物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必须选用有农药登记证的卫生用杀虫剂。本指引中推荐的药物都是对人畜毒性较低的卫生杀虫剂,但仍需注意安全,需将药物保存在儿童不易获取的地方,避免儿童触碰或误食。同时接触药物后应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