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部署,开展农村“三基四化”专项治理,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积极培育文明、民主、健康的农村新风尚,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典型榜样。
二、实施内容
(一)“十个一”专项行动
1.成立一个道德评议会:村民道德评议会由群众公推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担任会长,也可由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任会长,按照“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威信较高、说理能力强”的要求,由群众推荐、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审查确定评议会成员,并发给聘书。村民道德评议会一般由6—10人组成;村民道德评议原则上每半年集中进行一次,与村民“民主日”活动相结合,由道德评议会负责组织,遇到特殊情况可随时组织评议;道德评议会主要承担政策宣传、教育引导、治理整顿、管理规范等任务,促进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2.组建一支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主要以村民为主,以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企业职工为辅组成;志愿服务队由村两委班子统一管理,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注册、服务信息要及时录进“江门市志愿服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jmva.jiangmen.gov.cn/jmygbase/index.do),并存档备档,把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服务时数作为评先竞优的重要条件。
3.评选一批先进典型:广泛开展身边好人、好乡贤、好婆婆、好媳妇、道德模范、孝心村等评选活动,以身边人、身边事为教材,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加大对好人好事的宣传力度,运用宣传栏、黑板报、道德长廊、文化礼堂、微博微信等平台,宣传好人的先进事迹,激发人们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各村要积极推报先进典型案例给镇宣体办,每个季度至少报一个先进典型,进一步浓厚争相做好人、好人有好报的社会氛围。
4.制定一套村规民约和总结推广一批家风家训:由村两委班子召开村民议事会、集思广益、反复修正后,制定出本村的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的内容要报睦洲镇人民政府备案;村规民约要统一进行公告,以海报、宣传单、短信、广播等途径传递到村民家中,同时,在村委会和村入口处制作村规民约墙报或者装裱在宣传栏中。我镇每年将组织开展一次家风家训推选评比活动,将好的家风家训装订成册,免费发放给村民学习参考,同时将好家风家训推荐到各级各类媒体,进行宣传推广。
5.组建一支农村文化队伍:加大对农村文体团队的投入,依托镇文化服务中心和邑家园的指导、服务、支持职能,组织文化专业人才、文化能人、民间艺人对农村文体团队、文化骨干进行培训辅导,提高专业技能。每个村都要培育若干支具有广泛参与度和一定影响力的业余文体团队,在满足本村群众需求的同时,每月开展一次“文化走亲”等活动,到相邻乡村进行文艺演出,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地域相近、人文相亲的乡土文化。
6.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利用节日精心组织“我们的节日”等一系列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比如,开展咸水歌比赛、小品、榕树讲习所等活动,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在文化参与、文化享受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结合实际广泛组织开展广场舞、地方戏、书法绘画、下棋打球、舞龙舞狮等各具特色、贴近群众的文体活动,让广大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创造者,充分享受丰富的文化盛宴。
7.建设一道宣传文化墙:各村可参考石板沙村、南安村、睦洲村占元宣传文化墙建设,结合实际,建设具有本村特色的宣传文化墙,张贴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进典型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且群众需要知道、了解的有关报刊和事项。
8.制作悬挂一批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图说张贴画:因地制宜推出一批群众看得懂、接地气,且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公益广告和图说核心价值观的张贴画;悬挂在村委会、街巷围墙、农贸市场、主要道路、文化广场等,让群众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9.建立一个善行义举榜:在村内人多显眼位置设立;专人负责管理;定期展示先进典型。每季度更新一次义举榜内容。
10.建设一个基层大讲堂,组建一支宣讲队伍:综合利用文化站(室),悬挂理论讲堂牌匾;组织老党员、老干部、讲师团、基层领导干部、大学生村官等定期开展形势政策、科技培训、法制宣传、党史党建、文明创建等适合当地特点的各类理论政策宣讲、培训;每年组织不少于4次宣讲、培训活动;宣讲、培训活动效果得到群众认可并积极参加。
(二)志愿服务五大行动
1.开展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村委会、广场、车站、医院等重点场所设立志愿服务站点,开展公共秩序维护、文明礼仪传播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清洁环境卫生行动,清除卫生死角,整治“脏乱差”,劝导群众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公共场所秩序。
2.开展“我们的节日”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利用周末节假日、纪念性节日和中华传统节日的契机,不断创新活动形式,精心设计活动载体,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深入各村和公共服务机构,开展宣传教育和服务咨询、便民利民等服务活动,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发展。
3.开展孝老爱亲、尊老敬老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开展“孝老敬老月”和重阳节活动,组织志愿者进敬老院、上门走访慰问等孝老敬老送温暖活动,切实关心老年人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积极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生命质量,努力营造敬老助老、关爱老人、共建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4.开展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以保护江河、耕地、森林等资源为重点,组织志愿者广泛宣传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普及低碳减霾生活理念和环境保护知识,大力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引导志愿者积极参与重要河流和水资源地生态环境治理,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5.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在发展先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形成引领社会进步的文明风尚。充分运用网络先进手段,发展壮大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在网络空间传播文明、引领风尚,扩大精神文明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有关要求
(一)落实经费,提供保障。各村要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文明新风”建设工程的各项工作有效顺利开展。
(二)发动群众,注重实效。把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摆在首要位置,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通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务实举措,争取群众支持,吸引群众参与,积极稳妥推进各项工作。
(三)重点突破,典型引路。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让党员干部在“文明新风”建设工程中作表率,坚决查处党员干部顶风违纪大操大办的案件;充分发挥 “新乡贤”等群体的示范带头作用。